• 譽城集團民用院成功承辦全國城市更新科普創新設計大賽

    來源:原創文章 作者: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2025-09-26 瀏覽人次:189

    近日,全國城市更新科普創新設計大賽終評會在武漢平和打包廠舊址舉行。大賽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指導,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主辦,譽城集團所屬民用院承辦,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以及武漢城投城更公司協辦。

    作為第九屆城市更新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城市更新科普創新設計大賽面向全國高校學生,專業設計院所團體單位和個人征集城市更新創新設計方案,旨在通過競賽形式廣泛傳播城市更新理念,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社會公眾對城市更新的認知與參與度。

    大賽分為專業組和學生組兩個賽道。自2025年6月30日活動啟動以來,共收到全國64所高校學生294份報名、作品;收到全國專業設計院所團體單位和個人30份報名、方案。

    經初評專家組評審確認,129件作品、方案(其中專業組14件,學生組115件)進入終評。終評會上,來自城市規劃、建筑設計、遺產保護、景觀生態等領域的9位專家,從創新性、實踐性、科普性、文化延續性與技術可行性等維度,對進入終評的作品、方案進行綜合評比。

    本次大賽專業組以“激活·織造——濱江工業遺產的活化設計與生態再生”為主題命題,這一命題源自武漢城投城更公司正在實施的“洪山區白沙濱江產城融合片B-4項目”。該項目位于長江南岸,一線臨江,是武漢市兩江四岸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組以在城市建成區大于0.5公頃的用地范圍內自選命題,圍繞歷史文脈延續、社區空間再生、低碳技術整合等方向,提出具有創新性和實踐價值的解決方案。

    本次競賽經專家組嚴格的初選、終選環節,最終評出專家組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及佳作獎3個,學生組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0個及優秀獎49個。

    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專業組的獲獎作品回應了設計任務書要求,通過工業建筑再利用,融合住宅與商業功能,助力打造濱江產城融合片城市更新項目,為武漢市城市更新提供有益借鑒。學生組的獲獎作品整體質量高,涵蓋歷史街區、城中村、工業遺存、濱水片區等多種空間類型,聚焦老齡化、兒童友好、非遺保護、社區共治等議題,充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的扎實思考與多元探索。

     

    ▲評審會現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城鄉歷史環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常青表示,“學生組作品尤為亮眼,反映了活躍的創意思維與對城市發展的鮮活思考,整體水平超過預期。專家組在評審中保持嚴謹態度與敬畏之心,以專業標準審慎研判,最終選出了契合期待的優秀作品,為后續賽事的規范化開展開了個好頭”。

    “城市更新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主題和任務,有不同的實現方式和途徑。”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首席總建筑師趙元超點評說,“設計單位在城市更新改造實例中,可以將好房子、城市更新和建筑設計統一起來,實現城市更新與設計的深度融合與價值共生。”

    重慶市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建筑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褚冬竹表示,“學生組呈現出較高的整體水平,參與面廣、類型豐富,充分反映了在城市更新時代下,各院校對設計課程教學目標、選題內容及技術方法的積極轉型。”

    作為活動承辦單位的譽城集團所屬民用院負責人表示,扎根武漢七十余載的武漢城投民用院,堅持深度參與城市更新工作,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與更新。希望能通過本屆大賽,評選出一批兼具前瞻性與實施性的優秀方案,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城市更新領域注入新動能、開辟新路徑。

     

    ▲專家評審組和活動組織各方合影

    本次大賽評選出的獲獎作品,將呈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批復后對外公布,在10月18日上午的第九屆城市更新大會上舉行頒獎儀式。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更新委員會專職副秘書長劉發良,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更新委員會副主任程世丹,武漢城投集團副總經理,譽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汪小南等出席會議。

    国产男女猛烈视频在线观看_三上亚悠在线精品二区_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_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仓井空